近期呼吸道疾病疫情持續升溫,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,呼吸道融合病毒(RSV)每週感染案例數已超越新冠肺炎,成為僅次於流感的第二大呼吸道病原。值得注意的是,RSV目前無對應的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,民眾一旦感染,只能仰賴支持性療法緩解症狀,此外年長者感染RSV的死亡率高於流感及新冠。
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強調,RSV不僅能透過飛沫傳播,病毒還能在物體表面存活數小時,民眾易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病原體,且傳染力極強,一名感染者平均可傳染3人,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可用,一旦感染延伸成重症,只能使用支持性治療,因此施打疫苗可降低重症發生率。
0到6個月新生兒感染RSV可能會快速惡化,住院率為流感16倍,RSV更是全球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,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呼籲,準媽媽可與醫師諮詢,在28至36周接種RSV疫苗,那時打疫苗產生抗體之後傳輸給幼兒的效果最好,透過胎盤將抗體傳遞給胎兒,太早太晚效果都不好,雖然是自費疫苗,但若感染到後續醫療產生的費用與精神費用遠遠不及自費疫苗。
另外,也建議75歲以上民眾施打RSV疫苗、60到74歲高風險族群也建議施打,可以有效降低合併慢性心肺及高風險族群的相關住院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