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值小燕鷗到臺東育雛的季節,為讓卑南溪揚塵防制兼顧生態友善環境,臺東縣環保局召開「卑南溪揚塵防制聯繫會議」,並邀請荒野保護協會臺東分會參與,分享小燕鷗繁殖棲地友善環境作為,凝聚各單位共同保育小燕鷗的共識,營造更友善的小燕鷗繁殖環境。
臺東縣府表示,臺東縣已連續11年蟬聯全臺空氣品質良好率最優縣市,其中很重要的政策推動,就是藉由卑南溪揚塵防制的工作,減少風飛砂對臺東市區的影響,揚塵事件日已經從過去最嚴重每年約有30幾天,減少90%至每年至多3天,更曾經連續35個月無揚塵事件日。
縣府環保局指出,「卑南溪揚塵防制小組」協力單位包括經濟部水利署第八河川分署、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、農田水利署臺東管理處、鄉鎮市公所、縣府相關單位及巡守隊等縣轄內各中央地方機關,各單位透過聯繫會議增加團隊合作默契,提升工法施作的效率,使各單位能在啟動應變時快速有效執行任務。
此外,時序已到小燕鷗育雛的季節,會議中邀請荒野保護協會臺東分會分享小燕鷗調查成果,討論提升小燕鷗友善環境作為,荒野協會表示,自100年起於知本溪口調查到小燕鷗繁殖紀錄,往後幾年陸續於卑南溪口、利嘉溪口及太麻里溪口調查到小燕鷗的繁殖紀錄,其中卑南溪口為國家級重要濕地且繁殖成鳥族群是4處最多。
為達到小燕鷗保育目的,經過分享與討論,達成4至8月小燕鷗育雛期間,若無發生大水淹沒水覆蓋工程情況下,減少卑南溪工程施作的共識,同時宣導民眾於小燕鷗育雛的季節減少垂釣行為並禁止騷擾,邀請民眾共同為保育行動盡份心力。
環保局也呼籲,目前雖即將進入梅雨季節,但仍會有短暫性強風吹襲,居民須隨時注意臺東空氣品質,可透過手機APP「揚塵一把罩」,或上網瀏覽卑南溪空氣品質監測網,掌握最新揚塵即時資訊,提前做好居家及自身揚塵防護措施。